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及其控藏机理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1-01浏览次数:331

成果名称

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及其控藏机理研究与应用

研究起始/完成日期

2001-01-01/2012-10-31

获奖时间与奖项名称

2014-02-24,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研究主要完成人

查明,吴孔友,邹才能,匡立春,谭明友,袁选俊,吴智平,张越迁,陈中红,朱如凯,高长海,侯连华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本项目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和中石化攻关计划等课题,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利用岩心与野外观察、地震与测井解释、物理与数字模拟等方法和手段,针对不整合结构特征、控藏机理及相关油气藏分布规律与勘探技术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攻关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基于地质作用的差异性,创建了不整合空间结构样式,提出了结构体的概念。将不整合剖面上划为三大类、纵向上分为三层结构,并将不整合结构体定义为与表生期风化淋滤和水进期超覆沉积相关联的、位于间断面附近形成的地质体;创建了碎屑岩、火成岩和碳酸盐岩不整合空间结构样式和碳酸盐岩岩溶模式。

2、基于控藏作用的复杂性,揭示了不整合结构控藏机理,丰富了油气成藏理论。建立了不整合结构单、双层输导模式,揭示了结构差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提出了“两线一体”控制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明确了主控因素;模拟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利聚集部位,厘清了影响因素。

3、基于地层圈闭的隐蔽性,创立了不整合结构体的识别方法,形成了量化评价新技术。形成了地震资料特殊处理识别、预测圈闭类型,测井资料聚类分析识别不整合结构厚度的方法与技术;建立了不整合结构体中层封盖强度和上、下层输导能力的量化评价模型。

4、基于勘探实践的有效性,提出了“四定一综合”的勘探部署思路,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从“定不整合”到“定结构”再到“定区带”和“定目标”,最后“综合评价成藏条件”的地层油气藏勘探部署新思路;确立了以不整合为“藤”,以相关油气藏为“瓜”,顺“藤”摸“瓜”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指导了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和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层油气藏的勘探,产生经济效益39.93 亿元。